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十年磨一剑——“武冠”获中国砼外加剂驰名商标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8-08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江西日报
核心提示:十年磨一剑——“武冠”获中国砼外加剂驰名商标纪实

    今年6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经过严格的评审,评出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江西武冠集团。

   
据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由武冠集团生产的“武冠”牌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15%,居行业第一位,企业综合规模及效益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2004年中国成长速度“二百佳”中小企业中排125位,为我省先进民营企业第9强。

   
从去年10月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中国驰名商标申请,到今年申报成功,武冠集团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而为打造这一品牌,武冠集团磨砺了整整10年。

   
哑铃型经营模式与散发性经营战略

   
“武冠”。拥有这一商标的是萍乡民营企业——武冠集团是由一个作坊式的乡办小厂发展起来的。10年间,它由最初的千元资本增至3亿元,规模集科工贸一体,跨行业、跨地区,拥有多家子公司,累计实现社会总产值6.7亿元,上交税收3500多元。

   
然而,走进武冠集团,却听不见机器的轰鸣声,看不到繁忙的生产场面,厂区内绿草如茵,花木茂盛,整洁安静,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年产值数亿元的企业。

   
武冠集团董事长李群芳是一个很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他认为,中小企业发展之初资金短缺、技术单薄、设备简陋,靠自身的实力很难做强做大,必须借竿撑高,借船出海,走虚拟科技、人才、厂房、设备等虚拟经济之路。这些年,“武冠”巧妙地运用虚拟经济理论,扬长避短,通过大科技、细生产、大市场哑铃型经营模式。他们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国建立营销网络,成功地做大了市场。目前,“武冠”在全国设有43个直销办事处,建立了一支20多位营销工程师、200多名营销员的专业队伍。

   
随着全国营销网络日趋完善以及“武冠”品牌势力的日益增强,李群芳又敏锐地提出散发性经营战略,即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创办子公司,在全国建立重点生产基地。2000年,“武冠”在重庆成立了第一个分公司,而后,分别采用独资、收购、合资、兼并等方式,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西安等地创办分公司,使“武冠”产品一半以上实现异地本土化生产、供应和销售。这一战略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扩张了品牌市场影响,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把萍乡的“武冠”做成了全国的“武冠”。

   
“借脑经营”与“健脑发展”

   
企业创办之初,李群芳参加的活动大多是行业内各种各样的洽谈会、交流会,跑得最多的地方是科研院所并结识了很多专家学者。他本是混凝土外加剂的门外汉,但经过刻苦努力,他不仅自己成了半个专家,为企业引来了“智囊团”。这些年,“武冠”先后与同济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10多所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校建立起科研合作。2002年10月,“武冠”在北京率先成立了国内同行业第一家专家委员会,第一家矿物外加剂研发基地。而后在上海建立了全国同行业中第一家化学外加剂研发基地。

   
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武冠”开始积聚自己的科技力量。他们积极参与省市及相关院校的人才供需洽谈会,每年举办武冠人才专场招聘会,到武汉、沈阳、广州等地猎取高级管理和科研人才。目前,企业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8%,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40人。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定期聘请专家学者为员工授课,有计划地选送优秀员工到高等院校深造,使企业的技术力量日益雄厚,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现在,“武冠”每年推出5到6个新产品,生产的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的新产品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