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建筑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当好政府主管部门参谋的同时,在上海建筑施工现场推进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取得了工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双丰收。
推行绿色施工
建筑施工消耗了大量能源,建筑业用量最大的材料混凝土,年用量已超过20亿立方米;混凝土搅拌与养护,年用水10亿吨;建筑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施工1万平方米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其中很大部分由浪费造成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推行绿色施工,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
去年,建设部下发“绿色施工导则”,要求建筑施工工地推行绿色施工。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随即组织施工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活动,要求建筑施工工地推行绿色施工,创建节约型工地。
明确量化指标
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有六方面内容,分别为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围绕六个方面,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制定具体要求,建立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编制了绿色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活动中的各类污染,并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定了用能控制。
目前,上海在创建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的活动中,有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如房屋建筑类工程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各类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以上;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施工中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争取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工地用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创建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须经严格考核。企业要建立节降环保总体规划,施工现场要有创建方案,创建措施必须严密实在,有推广价值的节约型工地即为上海市绿色施工工程。每半年,上海评选一次上海市绿色施工工程与公示节约型达标工地名单。
节约效能明显
节约型工地的创建活动在全市全面开展,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的达标量与创建水准逐年提升,能源、资源、建筑材料的降耗绩效显著,全市涌现首批绿色施工工程。
截止去年底,全市有428个工程创建市级节约型工地,建筑工程面积为2050万㎡,占全市范围内工程总量10%。创建绿色施工及节约型工地的企业逐步从特、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延伸,全市大中型企业创建面达到70%。达标的创建节约型工地覆盖18个区县。达标工地中世博会项目、轨交工程及道路桥梁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占23.8%的比例。在绿色施工节约型样板工地中,市重大工程占62%的比例。
据统计,经过在全市范围内创建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共节电2784万度,折合标准煤1.13万吨,节水553万立方米,节约钢材6.1万吨,节约木材3.4万立方米,节约商品混凝土8.4万立方米。
在创建节约型工地中,协会强化培训,编著了《建设工程节约型工地创建实用手册》,制作了《节约型工地创建实例》光盘,培训人数已达3000余人次,还组织节约型样板工地观摩活动,观摩人数计3万余人次。
贯彻绿色施工
节约型工地的创建实现了节能降耗质的飞跃,工地挂出“创建节约型工地公示牌”,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工地的节能降耗实现了从生活区向施工现场的延伸。较多工地上高质纳灯逐步代替汞灯。多数项目按机械功率折算台班耗电进行控制,减少施工用电量。达标工地,特别是样板工地坚持施工方案技术优先,较多工地使用了智能节水控制器、智能负载辨别限流控制器等。商品砂浆、以钢代木、钢框模、竹夹模等普遍使用。节约活动设立了专管员。
围绕节电、节水、节地、节材,本市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措施中增添了扬尘控制、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源控制、水污染控制等,并设定了建筑垃圾减量化、材料耗损率、施工用地保护等环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