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三一重工:敢为人先立下创新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1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三一重工:敢为人先立下创新志
      三一重工初探工程机械领域时,一度不为人所看好。这也难怪:当时国有企业都濒临倒闭,国有企业集技术、资金的优势都没有把传统制造搞上去,一个私营企业进入传统制造产业,门都没有。

      当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总体状况是行业生产集中度低、产品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的创新能力弱。这种状况导致了残酷的现实: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几乎是洋品牌一统天下,国内市场95%以上是洋货,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属于中国人自己品牌的工程机械廖若晨星。
   
      三一当时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像现在某些行业一样,引进国外的技术当‘搬运工’,以低质、低价、低配置去竞争,即走传统的中国制造之路;二是瞄准跨国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靠持续改进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与其正面交锋,走出一条“中国创造”之路。
   
      走在工程机械行业“十字路口”的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民族工业企业家的神圣使命:一方面要帮助国家解决中国工业多年以来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另一方面要励精图治,收复洋产品所抢占的市场。
   
      梁稳根冷静地审视了中国重工机械领域面临的内忧外患后发现,从国内的行情来看,传统产业虽然暂处于劣势,但终究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同时也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他果断地决策:“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
   
      怀抱“产业报国”理想的三一人形成了共识:站在与国际品牌齐平的位置上,集中资源研发出面向中国本土和国外客户需求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并在这种基础上实行全球采购策略,选用全球知名品牌配件,以使三一的产品品质和适用性在竞争中能够胜出。 
   
      残酷的现实面前,三一重工别无选择——外国人能够用他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95%的份额,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数字改写过来?从此,三一走上了一条靠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三一也在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发动了一场拒洋品牌于国门之外的民族工业保卫战。梁稳根把跟外国人的这种“战争”归结为技术之战、创新之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