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北京市加气混凝土厂长盛不衰四十年(1965—20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1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北京市加气混凝土厂长盛不衰四十年(1965—2005)
    2005年,我国第一家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北京市加气混凝土厂在步入不惑之年后,正收割着丰收的业绩和希望。四十年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品结构和科学的管理,从1965年的初创,到1990年的技术改造;从新型建材的生产,到产品技术的应用;从加气混凝土砌块,到系列的板材产品……,四十年的奋斗历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使这个老企业长盛不衰,平均每年为国家创造利润260万元,一直成为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旗舰。

    回首往昔,在新中国成立15年之后,我国高度重视新型建材的发展,1964年11月17日,经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准,国家投资1500万元,从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引进成套技术设备,1965年8月10日,在京城北郊清河镇原朱房砖厂厂址上破土动工,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年设计能力13.5万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企业。

    就是在这一片杂草丛生荒凉的土地上,250名充满朝气和具有实干精神的中青年创业者,他们不畏艰苦的生活条件,用他们勤奋的双手和勇于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使我国第一个加气混凝土厂诞生,并于1967年开始正式生产,掀开了我国新型建材——加气混凝土生产的历史。

    回顾总结北京市加气混凝土厂不断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广大创业者不畏困难、奋勇拼搏的历史;是全厂干部职工积极追求科技进步、勇于深化企业改革、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始终处于全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前列的历史。

    四十年来,“北加人”始终把加速科技进步作为企业的发展之路。企业积极会同清华大学、北京建材科学研究院等许多科研单位进行技术联合,对引进设备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广大技术人员用他们团结智慧的结晶,先后实现企业工艺技术创新和设备技术改造150余项,其中“727”钢筋防腐技术,不仅解决了瑞典提供的防腐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轻质建材钢筋防腐技术的空白,而且连同“球磨机橡胶衬里”技术,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另有8项科研成果获得市(部)科技成果奖。也正是由于企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北加”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正式投产后的第3年便达到设计能力,10年后加气混凝土产品产量达到24万立方米,到1980年达到最高峰,超过设计能力80%。同时,同东北设计院共同研制开发的“陕玻”机型,在全国兴建了12个超过10万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企业。通过中间工艺技术试验,形成的“水泥—矿碴—硅砂”“水泥—石灰—硅砂”“水泥—粉煤灰—硅砂”等工艺配方技术,直接用于企业生产和国内加气混凝土企业的工艺技术,并为国内加气混凝土企业培养了1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北加”多年总结生产经验所形成的企业标准,逐步演化为部标和国标,编制的培训教材成为大学校园的教科书,为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进入八十年代末期,“北加”同许多国有老企业一样,使用24年的设备在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之后已经老化。面对困难,为了使这个老企业重新崛起,“北加人”懂得企业的发展在于不断的技术进步,为此,在考察了瑞典、挪威、德国之后,于1990年采取设备租赁的形式,投资3000多万元,通过天津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引进德国部分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了企业技术改造,1991年建成国内第一条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加气混凝土示范线。这条生产线的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达到国际八十年代末期的先进水平,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北京市经委优秀技改项目二等奖,使“北加”技术水平再次跃上新台阶。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刚刚开始,技术改造后的“北加”并没有想人们预期的那样从此一帆风顺。由于全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和其它新型建材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遇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技改后的先进生产线对原材料质量要求较高,使产品价格处于竞争的劣势,再加上技改前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由技改前的4.7:1,上升为8.7:1,而企业技术改造资金要以人民币兑换美支付给天津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因此,使当时企业负债总额高达近6000万元,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8.8%,每年需偿还债务1100多万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沉重的债务压力,“北加人”并没有在困难面前失去信心。“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使技术改造后刚刚上任的厂长王学臣与班子成员得到启示和思想的解放,适时提出了“发挥技术优势、加快产品结构调,以改革为动力,向管理要效益,再创辉煌”的企业发展方针。

    企业在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之后,按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策略,根据市场对加气混凝土板材的需求和国内同行业受技术制约,缺乏板材生产能力的状况,果断地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有计划地退出了部分有市场份额,但无利润的砌块产品,转而大力发展产品利润大、技术含量高的板材产品。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转移,使技术含量高的板材产品占领市场,企业集中全厂技术力量,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相继开发出了17.5厘米新型板材和异形板材产品,并根据城市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研制出了7.5厘米、10厘米、12.5厘米、15厘米、20厘米双网内外隔墙板产品,使企业可以根据客户不同需求,生产45个不同种类的系列产品,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加气混凝土板产生产基地。03、04级保温砌块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加气混凝土产品在这个领域的空白。企业产品结构的成功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开始了“北加”的第二次创业。

    走进“北加”,映入眼帘的便是“创一流产品、一流信誉、一流企业”十三个大字的企业精神。这既是“北加”企业管理的主题,也是“北加”以优质产品立足于市场的根本。为保证以一流的产品服务于社会,企业实行了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从每个岗位职工的每一步操作程序,到每项工作任务质量标准都明确的规定,并通过一套严格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规范各岗位的工作质量。企业在1997年便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为完善企业的经营战略,扩大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市场应用,企业按照“诚实守信、服务周到、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开展了“满意在北加”规范化服务活动,规定了窗口部门为用户规范化服务的办事程序和服务质量标准,将“客户至上”的经营思想,贯穿于每个职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质量之中,“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已经成为企业为客户服务的承诺。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诚实的信誉使“北加”赢得了市场,连续13年被评为“守信企业”,“蓓佳”产品荣获“北京首批绿色建材产品”和建设部“小康住宅推荐产品”, “蓓佳”产品不仅销往全国14个省市,而且出口日本、巴基斯坦、蒙古等国家,打入国际市场。

    如果说“北加”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以优质的产品立足于市场,是现实二次创业成功迈出的第一步,那么,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改革则是不断发展,走向辉煌的动力。“北加”的决策者深知,人才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为此,从激活人的要素作为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将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使企业面对市场的压力变为全厂职工的共同压力,并按着“末尾淘汰“的原则,对那些工作业绩平平,缺少创新思路的中层干部从领导管理岗位上淘汰出局,实行了干部聘任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打破了企业中层以上干部的“铁交椅”。为有工作能力,勇于创新的年轻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一批年有为的大学生担当起了企业技术、生产、经营的重任,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同时,为提高全厂职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举办了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培训职工1500人次,外送专业技术培训近200人次,并招收大学生68人,目前的“北加”,企业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6%,大专以上的中层管理员占70%,具有初、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管理人员占95%以上。企业内部改革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北加”成功地实现了二次创业。

    在“北加”改革和发展中,企业班子始终将培育企业文化和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把关心职工,提高企业凝聚力作为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四十年的沉淀形成了“创一流产品、一流信誉、一流企业”的企业精神和“诚实守信、服务周到、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培育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为营造和谐的企业内部关系,改善职工居住生活,企业技术改造后投资1600万元,兴建了16000千平米的职工住宅楼,基本上做到了大部分职工有单元式居住楼;从1992年到2004年,职工人均收入每年以18%的速度增长,比十三年前增长了7倍;同时,近几年企业每年都要组织职工外出旅游疗养,5年间先后组织1000多名职工到坝上草原、平遥古城、西柏坡、五台山、北戴河、泰山、上海等华东五市进行游览。在“北加”无论职工家中发生何种困难,厂领导总是及时出现在职工面前,职工过生日,厂长、书记亲笔签名的生日贺卡,会准时送到职工手上。领导关心职工,职工则似企业为家,在“北加”呈现出和谐向上企业氛围,企业连续八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科技的进步、科学的管理、改革的深化、优质产品的不断追求、和谐的企业文化,推动着北京市加气混凝土厂四十年不断的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1、四十年累计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72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优质“蓓佳”牌加气混凝土制品获“首都首批绿色建材产品”和建设部“小康住宅推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宾馆、住宅、商场、工业厂房和市政工程,畅销国内14个省市,并出口日本、巴基斯坦、蒙古等国家,打入国际市场。

    2、四十年上交利税10158万元,相当于建厂投资的6.8倍。从1992年完成企业技术改造,7年时间归还设备租赁费和银行贷款7200多万元,企业资产负债率由92年的79%,下降到现在的29%,成为国内老企业在短期内使用自由资金还清技术改造投资屈之可数的企业之一。

    3、四十年企业资产规模由建厂时的1500万元,发展到现在拥有资产1.2亿元;企业占地面积由98240平方米,扩展到150000平方米;企业建筑面积由22000平方米,扩大到65000平方米。
     
    4、四十的发展,企业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7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人,中级技术人员12人,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95%。职工文化素质结构大大改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由建厂时占职工总数的3%,增加到16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已占职工总数的23 %。
     
    5、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职工收入水平由65年的年人均227元、到1985年的1269元、再到1992年的2774元,2004年人均收入达到20206 元,技术改造后职工人均收入每年以18%的速度增长,比十三年前增长了7.28倍。

    6、四十年企业实际累计投资2050多万元,兴建了11幢职工家属楼。仅技术改造后投入职工住宅的资金就达1600万元。职工居住建筑总面积达29600       平方米,职工居住生活条件由相当简陋,到现在较为宽裕,基本上达到了绝大部分职工拥有单元式居住楼房。并建有职工男女单宿、浴室、洗衣房以及职工多功能文化娱乐厅、篮求场等体育设施,使职工得以安居乐业。

    7、为加强企业环境的治理,给职工一个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四十年绿化美化总面积达到35947平方米,仅企业技术改造后的十三年就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企业锅炉改造、污水治理、道路治理、绿化美化,使企业逐步成为一个绿树成荫,三季有花,景色宜人的绿色生态式工厂。

    8、更值得骄傲的是“北加”先后为国家和上级机关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干部和人才,之所以提起他们,是因为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厂职工以此为自豪。同时,“北加”为北京现代建材公司、哈尔滨、沈阳、内蒙、上海、武汉、新疆等60多个加气混凝土厂培养了1500多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研发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津、山西、唐山、杭州等加气企业,研制的配料浇注系统应用在了广东、上海、山东等加气厂的生产线,为全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
面对未来新的挑战,进入不惑之年的“北加”人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奋斗目标,将会继承四十年的传统,弘扬四十年业绩,按照集团“三高一快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以科技和管理加速企业发展,力争在未来3~5年时间,实现加气混凝土产品产量50万元立方米,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将企业做大做强,继续走在全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前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