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建筑施工机械租赁企业与资本对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2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和讯网
核心提示:建筑施工机械租赁企业与资本对接
  【案例】:从1998年至2008年,太子奶销售收入几乎年年翻番,到2008年发展到了20亿元。包括雀巢公司等在内的海内外很多知名企业,从2007年开始倾心太子奶,贷款、注资、参股、发债等不在话下,上市、收购等资本运作承诺也频频提出,其中国际一知名饮品企业曾提出要以15亿元收购。2007年初,太子奶集团更名为“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占离岸合资公司30%股权。同时双方还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太子奶集团创办人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押下重注之后,“太子奶”必须高速增长并争取通过扩大规模和粉饰报表上市,实现这一目标惟一的可行途径就是变本加厉地从经销商手中圈钱,在各地“做销量”。警方初步查明,截至2009年12月,湖南太子奶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3亿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兑付。创立并曾长期掌控中国乳酸菌奶饮料龙头企业“太子奶”集团公司的李途纯,已经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此外,法院也依法裁定“太子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主持人:读完了这个案例,我想我们很多企业的老总会把这个案例和我们建筑施工机械租赁企业与资本的对接联系起来看,请问六位嘉宾: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建筑施工机械的租赁企业是否有必要,或者说必须和资本进行对接才能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呢?

  李秀堂:完全同意和支持与资本对接。因为国际上租赁,金融、资本是一个非常大量的投资,企业要发展,只有资本才能够把租赁企业做大做强。

  万钧:视情况而定。当我们说到资本的时候,主持人今天实际上是有一种思想上的限制,就是当我们大家理解的资本可能就是这种以上市为目的这么一种资本。但实际上我们理解资本可以分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一种资本;第二,资本指的是所有的股权类的设置,但是不见得是以上市为重点。第三,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就是债务性的投资,它也是一种投资,所以我认为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讲,无论你最终希望是通过那种形式,都应该视情况而定。

  高颂:同意和资本对接,但拒绝资本流氓。通过刚才的主持人给我们讲这个案例,就我们现在身边发生越来越多的这样的案例,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从社会责任感,从我们对自己经营的企业的这种信念或者理念也好,我个人认为就是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对这种恶性资本的辨别和拒绝的能力。如果把一个其实是很复杂的一套系统,看成是一个类似像传销的一个很简单的一个故事,那么我相信这会出很大的问题。另外我觉得一个企业经营的最根本的是一定要基础好,如果你没有基础的话,仅仅是希望做一些什么其他的东西来达到一些资本投资的目的,那么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怎么去做资本这一块,你的实体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不能偏离的。

  陈淑梅:目前情况下不宜,未来同意。我站在混凝土泵车租赁角度跟大家谈一下看法。我觉得我们都处在同一个行业,我为什么说:现在不同意资本对接,未来可以对接呢?我也是从这个行业的感受来的。融资租赁是从95年开始,经过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我是有一些体会,租赁这个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从租赁上来说,中国的租赁还是初级阶段,因为我们现在的竞争手段还是最低级的价格竞争。所以我说:现在不同意资本对接。

  我为什么说未来可以呢?那我刚才也讲过这个租赁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要靠在座的各位把行业自律、行业规范这个专业化经营、规范经营、信息共享这些都规范了,在未来还是可以搞资本对接,所以说我现在不同意。因为现在市场环境还不利,还不是很好。所以从这一点看,目前的项目并不适合你现在资本做大做强,现在环境上还比较弱,大家的竞争手段还是比较低级,大的环境提高的时候,我想应该早晚要走这一个路子。

  袁光明:同意进行资本对接。因为企业与资金对接,可加快项目与资本的匹配效率,同时当企业与中介对接,可选择更优质的专业服务;企业与企业对接,可获取更多的业务合作机会。不管哪种方式的资本对接,其实都是拿未来的预期收益来借钱,有条件的选择资本对接方式。

  黄发飞:有必要和资本对接,但不是必须。如果你企业规划未来的战略目标远大的话,当然一定要投资,不能够满足自己的规划,这个时候就有必要进行资本的对接。相反也就是说不期待做大做强,那么意味着不用跟资本对接。我始终认为任何行业都有阶段性饱和的时候,也就是说企业拓展的过程必须要有一个度,你的发展以什么样的规模来持续,这是我对于资本对接上问题的一个看法。

  点评嘉宾 袁正:

  关于这个主题“差钱吗”,主持人又把这个钱引入到资本对接方面去,我认为今天在这里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到我们每个人怎么样去经营、怎么样去定位的一个关键问题。就目前来讲,对于“差钱”这个问题一般的企业都不存在。找钱的话可能融资这个渠道没打开,对民营企业、对这些小企业它的发展可能是一个瓶颈的作用。所有的厂家为了推进它产品的不断销售,已经打开了融资这个金融渠道,所以我们应该不差钱。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自己一分钱没有的话,完全靠融资公司,完全靠银行对你的支持,这种投资非常非常的危险。所以我赞成主席台上的几位老总,还是要理智,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行政能力,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了再去考虑融资的事情,不能把融资问题考虑在管理之前,否则那就是天大的错误。

  点评嘉宾 张向中:

  主持人首先抛出了“建筑施工机械租赁企业差钱吗”。作为资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要很多钱。实际上这些租赁企业差钱吗?我们回顾这十多年的租赁业发展来看的话,其实我们是不差钱的。我们找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早期的,通过私人朋友的高利息借钱也能够把资金集聚起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今天第一轮的问题把握上做一个简要的点评,台上的几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精彩的思维方式,同时也给出了切合现在实际的描绘。

  针对刚才主持人给出的这个太子奶失败的案例我想做一个总结,太子奶它其实是在资本对接的中间被淹死了。那么作为企业与资本对接来说的话,我非常赞同黄总的提醒,资本对接是一个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帮助你披荆斩棘、扩张市场,但同时有可能在你根基不稳、功夫不到家的时候就有可能把自己伤了,太子奶就是这样,与资本对接不慎,自己把自己给灭了。

  点评嘉宾 王正春:

  我认为企业做强除了主观上的努力、发展的战略之外,最直接的就是他有强大的资本注入。另一个方面,资本也不是白给的,它有一个成本计算,筹资的条件怎么来应对?我认为应该去大胆的吸引资本的介入。只要你的投向是正确的,你的资本运作的成本是可控的,那么就有利于你的事业发展。至于刚才几位嘉宾说到的风险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另外一面,这个也是一个非常深奥和传统的大题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