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港创成北京地铁混凝土管片重要供货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2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深圳特区报  作者:沈清华王轲真
核心提示:港创成北京地铁混凝土管片重要供货商
    这些年奥运加速了北京整个城市的建设,不仅地面上到处是火热的建设场面,地下也不平静,好几条地铁线正在向四处延伸。

    来自深圳的港创建材有限公司通过控股,不仅救活了北京的一家国企,而且在北京地铁建设中成为最大的混凝土管片供货方,分得了其中4成的蛋糕。

市场份额在北京位居第一

    北京港创瑞博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卢沟桥附近,记者一走进厂区大门,便看到院子里一堆堆码得整齐的混凝土管片,几位工人正在操作大吊车往一辆大卡车上装货。公司副总经理张昌杰说,这里每天都要向北京地铁4号、5号和10号线的施工场地运走好几车货。

    走入旁边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地在模具里灌装水泥,一批刚刚“出炉”的管片排在一边。记者用手一摸,表面非常光滑。张昌杰介绍,这些管片是建造地铁隧道用的,最大的有3米多长,1米多宽,3吨多重。几个管片拼接起来构成一个巨大的“环”,衔接处要保证不会渗水,因此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建造不仅要用专门的模具,还要有良好的操作技术。

    目前公司有100多位员工,每年生产管片8000多“环”,可以建造10公里长的地铁,去年利润1000多万元。张昌杰非常自豪地说,港创瑞博在北京4家生产管片的企业中,不仅市场份额高居第一,产量和利润也是第一。

    “3年前,这里的日子可没有今天这么好过。”张昌杰说,2003年初,北京市政集团瑞博公司还是一家亏损200多万元的企业,他们听说深圳港创公司已经为深圳地铁建设生产了大量混凝土管片,于是主动来深要求合作。当时的港创公司看到奥运会前北京地铁建设的巨大商机,正想进入北京市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不久港创出资2500万元,控股60%,共同成立了北京港创瑞博混凝土公司,业务也由当初瑞博公司生产的一般混凝土构建,改为专门生产混凝土管片。

利用深圳经验成功改造

    2003年初新公司成立之后,张昌杰从深圳被派到北京担任副总。他说,瑞博公司当时是一家典型的国有企业,从体制机制到员工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都较远,改革的过程十分艰难。
 
    为了转变员工观念,他们把深圳早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口号写成巨幅标语,挂在生产车间。一开始挂的是“顾客就是上帝,时间就是金钱”,后来发现很多员工喜欢夸夸其谈,不务实,又挂起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非常有针对性的标语,对员工的观念冲击很大。

    对员工触动最大的还是体制机制,一是废除终身制,全部实行合同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从普通员工到公司老总,工资都改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等组成,对一线工人来说,“计件工资”代替了“大锅饭”。张昌杰说,这些做法在深圳港创早就这么做了,在深圳其他企业中也显得非常普通,根本谈不上是“改革”,可在这家老的国企里面,竟然像扔进了一枚炸弹。那段时间张昌杰等几位公司领导反复做解释工作,承诺改革不仅不会损害员工权益,反而会让员工工资有大幅增加,“风波”才逐渐平息。

    改革激活了这家老企业的活力,2003年企业就实现了盈利,2004年利润更是超过了1000万元。员工的收入也相应地提高了一倍,一位姓李的当地员工告诉记者,改制前他有好几年每月只能拿千把块钱,奖金从来就没领过一分,现在每月光奖金就有1000多元。他说,现在员工们都认识到了当初改革的必要,称赞是深圳公司救活了这家企业。

良好管理和技术带来高效益

    现在港创瑞博在北京几家混凝土管片生产企业中,效益是最好的,靠的是什么?张昌杰说,是管理和技术。

    张昌杰在厂里分管生产,他说,生产管片的模具基本上都是国外进口的,每套6个模具要100多万元。因此,如何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十分关键。在其他企业,模具每天只能周转2次,他们通过精确控制每道程序和改进混凝土添加剂,做到了周转3次,这样效率就提高了50%。

    公司充分利用各地高校的研究力量,进行技术革新。他们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合作,研制出聚羧酸混凝土添加剂,不仅大大缩短凝固时间,还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此外,他们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开发出钢纤维混凝土管片,使管片的耐高温性能大幅增强。目前这种管片通过试用,将在即将开工的北京地铁9号线建设中大量使用。

    前段时间沈阳要建一家混凝土管片生产厂,跑到北京一打听,了解到港创瑞博的实力后,一定要聘请张昌杰当技术顾问。接受记者采访前,张昌杰刚刚从沈阳“指导”回来,就在记者采访时,沈阳方面还在打电话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张昌杰说,这两年他们还参与了混凝土管片国家标准制定。在技术方面,他们在业内处于前列。

“走出去”赢得更大空间

    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凌风介绍,今年5月公司召开战略发展会议,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大发展空间。因为深圳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商品混凝土的需求和价格都在下降,公司在深圳的业务主要做高端市场。

    马凌风说,国内很多城市大规模建设方兴未艾,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旺盛。如2004年他们在东莞建厂后,效益就非常好。今后这些二线城市,是他们发展商品混凝土的重点地区。目前,他们正在西安注册成立一家新的管片生产厂,下个月张昌杰就将前去负责启动这项工程。

记者点评

找准切入点

    在记者采访的驻京深圳企业中,只有港创公司进入北京市场是选择与当地亏损的国企合作,为何他们没有单独设厂?难道他们不知道一个亏损的国企是巨大的负担?

    记者采访开始,脑子里也有一个巨大的问号,随着采访的深入,巨大的问号“拉直”成为感叹号。港创进入北京市场选择的“切入点”,很有智慧。

    瑞博公司是北京市政集团下属的老企业,在北京市场不仅有丰富的滚爬经验,还有广泛的“人脉”,这是一笔无形的资源。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不仅可以很快进入北京市场,而且在获得“订单”方面,因为市政集团的关系,会占据巨大的优势。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这些十分关键。

    在港创眼里,瑞博亏损的原因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弊端,混凝土管片的市场前景灿烂。而改变弊端的良药就在港创手里,那就是深圳企业长期积累起来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一旦双方合作,把深圳的做法注入这家国企,就可以激活它。

    看清了双方的优势,港创果断出手合作,是非常明智的做法。正如张昌杰所说,按照港创的实力,自己在北京建一个混凝土管片厂不是难事,但要进入并占领这个市场,可能就不是一般的难了。而采取现在这种方式,进入北京半年后就有了利润,合作取得了双赢,事实证明是“快”而“好”。 

    对很多深圳企业来说,要占领外地市场就必须选择“切入”方式,这个“点”的确立,没有万能的模式,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情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