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股市 » 正文

中国建材举行H股成功增发答谢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2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郑惠荣
核心提示:中国建材举行H股成功增发答谢会
  2月17日晚,北京香格里拉饭店景阁厅内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此举行H股增发成功答谢会。中国建材集团外部董事姜均露,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建材独立董事李德成,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孙向远,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北京市证监局局长张新文,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等出席了答谢会。 

  2月5日,中国建材在香港联交所向全球配售近3亿股H股,获得募集资金23.4亿港元。根据计划,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主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建材此次配股是继2006年3月在香港上市、2007年8月闪电配售之后,在资本市场的又一次力作,三次直接融资共募集资金70.8亿港元。本次配售H股数量(含国有股减持部分)近3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总H股股本的24.9%。发行后公司的总股本为24.8亿股。 

  宋志平致答谢辞,对国资委、发改委、环保部、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外管局等政府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广大投资者和国内外社会各界朋友给予中国建材的鼎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他在答谢辞中说,中国建材这次增发,是香港资本市场2009年以来第一个增发项目,也是2009年年初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增发配售交易之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股市和欧美股市像过山车一样极不稳定,投资者信心极其脆弱。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建材增发成功,充分说明投资者对中国建材的高成长性予以充分肯定,对中国建材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宋志平表示,当前正值我们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措施的重要阶段。中国建材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央企的骨干和领军作用,调整优化上水平,管理整合出效益,努力将企业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国际性建材集团,在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为我国建材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集中度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此次增发的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董事总经理张欣,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丁玮分别讲话。他们在讲话中高度称赞中国建材此次增发是又一次在资本市场书写的新篇章。他们认为,中国建材管理层精确判断,抓住机会,果断决策,以较低的折扣,成功完成了低迷市场环境中规模最大的新股发行,发行后市场表现优秀,令投资者十分鼓舞。这得益于中国建材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全世界投资者中建立的良好口碑,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市场化发展战略和成长方式、良好的经营业绩及通过路演等多种方式构建的与投资者的良好关系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中国建材此次增发,即使市场环境十分不佳,资本市场对中国建材的认购仍反应积极,在1小时内获得足额认购,成功吸引了100多家高质量的投资者,最终发行以7.85港元/股的高端定价,新股发行后市场表现非常优异。 

  中国建材增发成功,成为新股配售的一个良好范例,得到了国家各部委、建材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投资者一致好评。香港主要财经媒体对中国建材此次增发给予积极评价,他们在报道中分析认为,中国建材配股成功,首先缘于公司自上市以来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基础;更重要的是近期中央政府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公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水泥行业成为第一个全方位受益的行业。公司作为内地具重要影响力的水泥企业集团,后续发展十分可期。更有媒体认为,中国建材成功配售,是投资者对中国扩大内需政策充满信心的一票。 

  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表示,中国建材将以此次增发为契机,积极把握机遇,按照既定目标进一步强化主营业务,继续推进和完善联合重组,加快管理整合和市场协同,巩固并强化区域市场的领导地位,实现更大的发展,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和股东的支持与厚爱。 

  参加答谢会的还有国资委、发改委、证监会、外管局、北京证监局等部门领导,中介机构代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管理层和部门负责人,中国建材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和所属骨干企业的主要领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