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水泥股再度风起云涌,四川双马等个股大幅跑赢大盘。但是券商分析师对水泥股的态度分歧:乐观者认为市场对保障房和铁路投资的潜在减少担忧过度,建材股在市场波动剧烈之际带来良好的风险回报;悲观者认为,二三线地产限购,外加动车高铁事故影响,水泥需求难以超预期,而水泥价格提升幅度有限,建材股估值难以提升。
乐观者:调整带来买入机会
中金公司认为,2012年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在市场预期之内,其中高铁从今年3月开始放缓,高铁事故后市场预期进一步放缓,房地产投资从去年4月国十条出来后,市场对房地产投资放缓就有预期。水泥股去年4月至7月和今年4月至6月中旬的下跌都是在反映需求减缓的预期。中金公司重申,水泥行业自今年发生供给面的变革以来,新增供给量减少以及企业市场协同对水泥价格和企业盈利起到了较大保护作用。中金公司建议逢低买入水泥股,重点推荐海螺水泥等。
未来三个月水泥股存在两大股价催化剂。中金公司表示,一是旺季来临后,水利和保障房建设拉动水泥需求;二是9月涨价,预期华东和中部涨幅30-50元,华南70元以上。
悲观者:需求很难超预期
招商证券表示,水泥行业需求很难超预期。其一,1000万套保障房,其实最纠结还是在于资金问题。不同于四万亿,目前的银行资金非常紧张。由于通胀形势的不明朗,货币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松,近期一些民间借贷的崩盘意味着资金紧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某些央企目前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资金借贷压力。其二,财政政策方面,由于前期高铁事故等一系列问题反而可能会更紧,基建投资增速1-6月已经下滑到9%,下降幅度非常明显。其三,房地产限购令对投资的影响逐步显现。
招商证券还表示,水泥价格提升幅度有限。目前整个华东区域其实是在有序地停窑,即使进一步限电,其价格也不会有超预期的上涨。其他区域可能会出现超预期,比如两广,但华东是标杆。换而言之,如果需求不出现大的波动的话,未来的水泥价格将会变得很平稳,整个就是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状态。
从策略的角度看,安信证券表示,“估值没有泡沫但盈利有泡沫的板块,比如水泥和机械,如果政府干预之手退出,这类板块的盈利泡沫可能消解。”
水泥股昨天涨幅第一:短线低买中线持股
股市昨日调整,但水泥股再次逆势走强,成为昨日涨幅第一的行业。昨日收盘后,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西南证券零售客户部买方研究部高级证券分析师张涛,他认为,水泥股是贯穿今年的最大主题投资机会之一,投资者对水泥股的最佳投资策略应该是短线逢低吸纳,中线稳定持股。
走势:逆势上涨
昨日上午10点过后,在大盘冲高回落时,水泥股全线上涨。截至收盘,两市22只水泥股中,有17只上涨,1只平盘,4只小跌。其中,四川双马涨幅超过2%。
业绩:今年翻番
张涛认为,水泥股的强势,首先得益于其优异的业绩支撑。水泥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整体同比增长超过100%,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水泥价格上涨,水泥需求量提升。在这样的业绩面前,水泥股想不涨都难。其次,从传统意义上讲,三季度是水泥消费的旺季,产品提价预期将为其股价提供支撑。
投资:年度主题
水泥股会不会像前日的锂电池概念股一样上演一日游行情?对此,张涛表示,水泥股的行情应该更具有持续性。从2011年全年来看,“两水”主题,即水泥和水泥股的主题投资是贯穿2011年全年的最大热点。预计未来二三个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速度会持续提升,水利建设也会加码,水泥行业的下游需求依然会很旺。
估值:还在低点
张涛说,水泥板块前期随大盘调整后,估值压力得以消化。水泥建材板块目前平均市盈率20.6倍,前期曾达到26倍。与历史相比,估值处在历史低点。
成长:或遇瓶颈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去年以来水泥价格的超预期上涨是控制产能造成的,市场对水泥企业下半年的前景判断难言乐观,水泥企业非常规发展难重演,行业或遭遇成长的瓶颈。
投资:荐3只股
张涛表示,近期大盘的大跌为投资者介入水泥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投资者对水泥股短线可逢低吸纳,中线持股为主。建议关注区域龙头水泥股:冀东水泥。
水泥行业:限电区域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机构看好
我们仍然维持中期策略和前期草根调研的观点:3季度东部水泥股仍然有超额收益,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水泥独特(稀缺)的行业格局使得下半年基本面风险较小(淡季时企业靠联盟限产保价成功,即使预期下半年需求增速下行,但从淡旺季来看,4季度需求环比3季度要好,因此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很小;从水泥公司的出货量情况来看,7、8月份已经环比上升);东部水泥,下半年业绩仍将保持高增长。
2、近期连续受暂停高铁项目、明年保障房建设目标下调的影响,市场对水泥后续需求过度悲观;高铁建设实际上早已经在预期和基本面中反映,现在出台政策只是前期预期的兑现;市场对保障房拉动水泥基本面的预期一直都比较低,此次下调明年保障房建设目标并不会对基本面有太大影响;后续水泥需求的变化(预期)取决于政策,我们认为暂停高铁建设和下调保障房目标并不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变化了,在目前宏观环境下,我们认为后续政策放松比紧缩的概率要大。
整体而言,下半年东部水泥公司基本面风险较小、业绩高增长将延续,在目前市场预期很悲观的情况下,对股价已没必要过度悲观和恐慌。
海螺水泥:盈利具备持续改善能力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半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233.6%,实现EPS1.13元。公司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22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62%;每股盈利1.13元。基本符合预期。毛利率42.5%,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17.2、2.7个百分点。仅次于04年上半年(48%)的高点。净利率为26.8%,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13.9、3个百分点,仅次于04年上半年(29%)。
吨盈利能力创出历史新高。上半年公司共实现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7,084万吨,同比增长12.80%;吨毛利约134元,吨净利85元。二季度单季度吨毛利141元,吨净利92元。可谓创历史新高。东部、中部区域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产品销价同比上升幅度较大,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3%和85%;西部区域的礼泉海螺、重庆海螺等项目陆续投产,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25%。
下半年来看,需求面临着考验,供给决定底。限购效果出现、房地产投资逐步下降,基建投资增速逐步下滑(7月约为8%),如果货币政策不出现松动,则需求面临向下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东地区由于集中度和企业意识的好转,我们判断价格维持平稳的概率较大。供给逻辑不够坚强的区域会面临压力。
华新水泥:两湖地区价格维持高位
非金属类建材业
公司今年上半年水泥加熟料销售同比上升25%左右。
公司今年上半年水泥销售均价300~310元(不含税),同比上涨40%左右,吨毛利接近100元,公司盈利明显提升。未来可预见的三季度价格有望维持,四季度旺季还可能提升,但我们预计上涨空间有限。
华新水泥的吨水泥成本在200左右,吨水泥煤耗、电耗属行业内较低水平。
公司重要市场两湖地区(公司产能分布在湖北约56%,湖南约15.5%,合计超过70%)在积极协同,并已取得成效。目前湖北湖南区域价格总体保持平稳,预计7-8月的相对淡季价格下跌有限。区域限电对公司影响偏正面。
福建水泥:受益行业景气,期待经营改善
非金属类建材业
福建水泥发布半年报: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6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83%,营业利润10078万元,同比增长24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75万元,同比增长228.83%,EPS为0.24元。
水泥产销量低于预期,价格上涨是公司业绩改善主要原因。公司上半年熟料、水泥产量分别为186、200万吨,熟料、水泥销量分别为25、193万吨。我们测算公司熟料窑运转率、粉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1.3%、47%,低于公司85%、55%的正常水平。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吨产品售价为395元(1Q、2Q分别为368、417元),价格上涨助推业绩大幅改善。
煤油电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涨、会计政策变更推升成本大幅上升。公司上半年吨产品生产成本达到284元/吨(1Q、2Q分别为268、303元/吨)。公司采购煤价大幅上升,去年同期仅为700元/吨,而今年上升至1000元/吨。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将往年计入销售费用的包装费用转而计入生产成本,该项变更导致吨产品成本出现12元的上升。
三项费用暂无实质改善。吨水泥对应营业税金及附加由去年同期0.85元上涨至4.8元。如考虑会计政策变更因素,吨水泥销售费用基本持平。职工薪酬增长导致吨水泥管理费用大幅上升,由去年同期30元上涨至39元。吨水泥财务费用同比基本持平。
内部整合是公司长期看点。公司受制于体制因素,错过了中国水泥行业飞速发展的大机遇,产能规模及盈利能力都长期停滞不前。福建能源集团入主后,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大幅调整,我们期待公司内部整合可能带来的经营改善。
未来经营层面改善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产能规模的较快扩张,管理费用率降低。公司正加快新产能的建设力度,建福水泥厂11#窑有望在明年投产,届时公司熟料产能将达到543万吨。公司持有兴业银行的股票,可适时变现用于推进生产线的建设。
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低于预期。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仍有约1400万吨落后熟料产能,如能在2~3年内淘汰,区域高景气度仍能维持。但是2011年福建省落后熟料产能淘汰目标仅为67万吨,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预计福建省2011、2012两年共将投放1215万吨熟料产能。假设福建省2011、2012年水泥需求分别增长15%、10%,我们测算2011、2012年区域熟料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101%、96%,2012年区域景气度存在小幅下降风险。如果产能限制政策延续,2013年将几乎没有新产能投放,景气度将提升。
巢东股份:期间费用下降、产品吨毛利大幅提升
非金属类建材业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59%;实现利润总额2.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亿元,每股收益0.70元。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413.3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6元。水泥价格大幅上涨是公司业绩扭亏为盈的最主要原因。
上半年,公司水泥及熟料净销量22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52.87%。
在销售总量保持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和袋散结构进一步优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销售比重占报告期水泥销售比重的78.5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21个百分点;散装水泥销售比重占报告期水泥销售比重的71.3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4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水泥产品的平均售价为308元/吨,较上年同期上升110元/吨,受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上升的影响,产品综合销售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7.92元/吨,产品平均销售毛利137元/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01元/吨,销售毛利率为44.38%,同比上升26.5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三项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27%,同比下降9.34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9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07%和3.7%,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和2.93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得到进一步优化。
从水泥行业看,根据工信部公布下发的《关于下达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安徽省今年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52万吨,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区域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大的变化。目前华东地区已经进入雨季,对工程施工进度将会有所影响,水泥需求增速较二季度放缓将是华东地区水泥企业不得不面临的考验,我们认为企业采取停窑检修的措施,来控制产量和库存将是较好的稳定该地区价格的方式。另外,若国家再度采取拉闸限电等措施,控制高耗能产业释放产能,那么水泥价格有望急速回升。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各地水泥价格继续回调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去年四季度拉闸限电致使水泥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我们判断今年四季度较去年增长有限,三季度又正逢雨季,所以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增长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故维持前期预期。
江西水泥:净利润大增,未来受益于区域整合
非金属类建材业
产收益率(%)46.39今年1~6月份,公司业绩大幅提高主要是因为水泥主业量价齐升,扣除转让江西闪亮制药股权和南方水泥分红,每股收益0.55元,略超我们预期。公司共生产水泥666万吨,熟料569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和20.5%;销售水泥、熟料796万吨,同比增长30%。
公司净利大涨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持股南方水泥(4%)现金分红4593.29万,公司通过参股南方水泥分享了整个华东区域的高景气。
转让江西闪亮制药股权获收益3490.68万,是公司净利大涨的第三个原因。全资子公司万年青科技园持有的25%股权转让给仁和药业,至此公司全面退出医药行业,专注于水泥业务。
江西水泥拟以不低于10.56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6500万股,我们测算增发完成将增厚公司业绩约8%。
冀东水泥:产能压力仍大,明年复苏可期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水泥及熟料3281万吨,同比增长47%;实现营业收入714299万元,同比增长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4829万元,同比增长38%;实现EPS0.617元。
销量大增、价格小涨。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及熟料销量3281万吨,增长47%。并表部分的销量约为2687万吨,同比增长56%。吨产品销售均价为249元,较2010年240元小幅上升,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东北、山东、京津冀区域的涨价贡献。上半年非水泥业务收入达到4.19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量、价上升推动水泥业务收入同比大增61%。
吨产品成本平稳,单季毛利率为近年同季度高点。公司上半年吨水泥生产成本达到168元,较2010年163元/吨略有上涨。吨产品毛利达到82元,Q1、Q2毛利率分别为27.2%、34.5%,均为近年来同季度高点。
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略有改善,财务费用上升。吨产品期间费用为47元,与去年全年水平基本一致。销售费用改善明显,2010年约为9.6元/吨,2011上半年下降至7.34元/吨。管理费用由2010年25.3元/吨下降至上半年的24.3元/吨。资产负债率上升、加息因素推动公司吨产品财务费用上升2元,达到14.9元/吨。吨水泥利润总额由2010年27元上升至33.5元。
陕西水泥景气度跌至谷底,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公司上半年投资收益仅有4717万元,较去年同期15209万元出现大幅下降。产能迅猛增长导致陕西省水泥行业景气度跌至谷底,扶风、泾阳冀东净利率分别从去年同期23.3%、30%大幅下降至4.4%、7%。东北区域景气度出现大幅回升,鞍山公司净利率从去年同期-22%上升至-2%,未来景气度仍有提升空间,鞍山公司转亏为盈可以期待。混凝土投资公司贡献了1324万元的投资收益,净利率从0.25%上升至2.9%,未来盈利水平仍有可能稳步提升。
产能压力仍大,明年有望复苏。我们测算,公司所在的华北、东北、陕西、重庆等区域2011年有效产能净增率分别为22%、4%、23.1%、28.4%(参见表2~5),除东北区域外,其他区域产能压力较大,下半年仍有相当数量新产能投产,景气度仍有下滑的可能。但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公司已经具备了长期投资价值。首先,公司仍有相当数量在建项目,2012年销量仍能增长约16%。其次,公司所在区域大都处在行业景气低谷,盈利向上空间显著大于向下空间,较正处景气高点的华东、华南水泥股安全边际更强。随着产能的逐步消化,毛利率提升的空间大。另外,伴随销售规模的提升、在建项目的逐步投产,期间费用亦将逐步改善。
祁连山:半年报暨银监会支持保障房融资平台的点评
非金属类建材业
祁连山于2011年7月28日公布半年报,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19.3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0.5%。以期末股本摊薄后的EPS为0.52元,略低于市场预期。
2011年继续“以量补价”:竞争区域内的产能压力导致水泥价格和毛利有所下滑,吨售价同比下降21元/吨,吨毛利下降11元/吨。但公司通过新建及收购,2010年权益产能较2009年增长77%,2011年上半年再投产2条生产线,权益熟料产能达1100万吨。2011年上半年共销售水泥(含外销熟料)499.14万吨,同比增长27.84%,有效抵御了销售价格下跌的影响。下半年公司还有2条生产线将投产,届时权益熟料产能将达到1300万吨,较2010年底增长40%。
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改善:大股东中材股份对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逐渐体现效果。
运转率提高,在原燃料不断涨价的背景下,上半年公司通过加强管理,使水泥吨成本同比下降了10元/吨。而且从长期趋势来看,期间费用率也在逐渐降低。
中长期市场需求无需担心:甘肃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类新僵”的需求发展态势,已出台的多项国家级规划奠定了其“十二五”期间的需求快速增长基础。
2012或将迎来“以量补价”拐点:2011年上半年竞争区域内的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了价格竞争,但从2011年下半年往后看,甘肃、青海、陕西的新增供给将大幅减少,加上严格地淘汰落后产能,区域内将显现出类华东地区的减法效应。
公司或将在2012年迎来“以量补价”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