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徽淮南市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强化混凝土搅拌站整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淮南报业新闻网
核心提示:安徽省淮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部署,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安徽省淮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部署,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整治中,淮南市共摸排各类混凝土搅拌站及沥青拌合站48家(含1处在建搅拌站),全部纳入综合整治范畴,投入环保改造资金近6000万元,对40家骨料仓、配料仓和生产环节实施密闭,达4.5万余平方米;38家安装出入口自动冲洗设施,配备三级沉淀池或循环搅拌机,其中37家实现污水循环利用;465辆混凝土搅拌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和防漏接斗。目前在淮南全市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中,已整治达标39家,对4家不达标场站予以强制拆除,对4家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场站予以关停。从总体情况看,目前淮南市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明显改善,扬尘污染现象已得到有效根治,为淮南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整治工作中,淮南市紧紧抓住生产环节密闭这个“牛鼻子”,将整治工作与全市煤场和散状物料堆场整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治脏、治乱”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综合治理,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四大转变”。


思想认识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混凝土搅拌站环保改造涉及大量资金投入,整治初期,各搅拌站业主过分注重算经济账,抵触及观望情绪较重。针对该情况,管理部门主动上门宣传环保形势,结合新《环保法》就环境违法代价对业主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最终成功调动起各搅拌站业主的积极性,各场站环保改造进度逐日加速,效果显著。


改造标准从“过得去”变为“过得硬”


以往的环保改造较为简单,多采取覆盖遮尘或人工洒水降尘的方法,很难有效保证环保效果。针对该情况,根据省有关要求,结合淮南市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标准,细化搅拌站生产、运输、制度建设等环节的指标,让搅拌站业主清楚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在推进环保设施改造的过程中,很多业主克服原场站老旧、设备老化以及规划落后的短板,精心设计、大胆投入,一座座宽敞明亮的密闭料仓拔地而起、一条条上料皮带“穿上了外套”,各场站纷纷更换了集尘装置、安装了出入口自动冲洗设备、场区内按需求开挖贯通沟渠、搅拌楼被统一粉刷上色、运输车辆规范了颜色与标识,一系列的大动作,使淮南市搅拌站场容貌焕然一新。


管理方式从“外延粗放”变为“源头深化”


以前对搅拌站场的环境执法管理方式主要是检查上路运行的搅拌运输车辆是否有超载运输或沿路抛洒滴漏等行为,而对站场的文明生产等环节不太重视,执法力量经常是被动地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但无法从根本上管理到位,搅拌站场及搅拌运输车辆污染情况仍旧较为普遍。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以来,城管部门将管理重心从路面转移到搅拌站场内部,一方面督促其加速环保设施的改造,并加强对搅拌站场在控尘、控噪、污水排放、场区道路硬化等方面的日常监管;另一方面对搅拌站场的运输行为进行前置管理,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搅拌站场的车辆及驾驶员信息,督促加强驾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印发了《给搅拌车驾驶员的一封信》,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防漏接斗,做到少装慢跑、清洁运输,并充分运用车辆轨迹管理和路面视频采集等系统对其运输行为实施全程监控,从车辆进出场站的第一时间便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违章现象。


治理模式从“单兵作战”变为“集团整合”


淮南市在整治中建立了“属地管理、部门协作”的模式,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各县区政府作为属地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负责辖区内搅拌站的日常监管;市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全力配合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建立并实施“联查联控”制度,城管、环保、经信、建设、公安、交通、规划、国土、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动,以联合执法或集中检查的形式,对全市搅拌站开展了8次逐个检查和7次重点抽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先后下达整改通知书105份;同时,各部门在独立行使对搅拌站的日常监管职能时,对发现的涉及环境治理问题也会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共享管理信息,杜绝了管理“死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