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建筑工业化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利勃海尔
核心提示:许多公司都体会到一个痛苦的教训:在政策引导以及为满足建设的需要,投资新建一家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以实现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结果却是工厂的产能得不到释放,或是生产效率极低。人们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工业化的建筑施工需要一种全新的思路,仅仅建设一个预制工厂是不够的,预制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不单单是设备,它需要7成的技术准备和3成实施工作。

许多公司都体会到一个痛苦的教训:在政策引导以及为满足建设的需要,投资新建一家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以实现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结果却是工厂的产能得不到释放,或是生产效率极低。


人们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工业化的建筑施工需要一种全新的思路,仅仅建设一个预制工厂是不够的,预制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不单单是设备,它需要7成的技术准备和3成实施工作。


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建筑是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建筑设计规划—建筑体系优选—载荷力学计算—匹配建筑设备—构件产品预制—物流运输规划—现场装配施工。


所有的步骤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这意味着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到其它的阶段。因此在规划和实施时都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比如:建筑体系会影响到生产产品的模具和构件的安装。


建筑工业化的生产目的,就是使尽可能多的部件通过预制的方式批量生产,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成建筑物。这是确保高质量建筑前提下,快速和经济的满足住宅和商业地产巨大需求的唯一途径。


与传统的建筑设计不同,传统的建造过程,几乎完全发生在施工现场;而工业化建筑方法更显著需要的是高质量的规划工作,这必须在生产成品部件的开始之前完成。


一经确定,开始生产后出现的规划缺陷或施工错误,就需要付出更高的经济成本和更多的时间再次修复,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对建筑设计方面就没能如此高的要求。


工业化建筑的不同不仅是一个设计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对复杂工艺、细节精良的解决方案,并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边界条件的思考。


有非常多的案例表明,仅仅提供一个预制混凝土产品生产工厂并开始实施工业化建筑的项目,失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充分保证工业化建筑的显著优势,对项目的整体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综合规划需要在结构设计、建筑培训、制定相应的施工体系和各个组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适当的合并,以及施工现场的后勤和组装的要求和限制。


利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规划集合过程,为了避免在工业化建筑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建筑施工过程在开始阶段就要制定相应的符合工业化建筑思维的理念:


在建筑物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工业化建筑方式不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可以简单的通过增加额外的钢筋来补偿,以弥补现场可能出现的偏离。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使用尽量减少预制构件变化,来获得尽可能大的建筑风格设计的多样性。


技术上和经济上最合适的系统结构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性的要求外,还要考虑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物质资源以及环境污染影响等因素。如,在有些地区的冬季,因为外部温度低,冬季时间长的因素,建筑系统设计时,就需要考虑避免大量使用砂浆作为各个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的连接方式。


通过规划建筑体系和整体结构的分析,然后确定交付的预制构件需要多大尺寸和多少数量,以及预制构件装配的设计方案,同时也获得什么时间需要多少数量的预制构件的信息。


通过规划阶段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有关生产设施、项目建设部分的信息,以及一个基于对预制工厂、配套物流及现场施工机械和技术装备等这些可靠的信息规划,为后来有效和经济的运行预制厂等提供基本依据。


对工作流程的优化和可控性。当然同时也应对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必要的优化。这项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生产线工艺布局的彼此间的相互衔接,而是各生产过程实施阶段相关联的衔接。


生产机器作为一个生产工具,需要一个畅通的通讯、准确的数据和正确的布局方案。这些数据来自设计院(或技术部),并通过定义好的信息接口向生产设备进行数据的传送。


施工过程中的静态化思维将被充满活力的综合化思维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所替代。


以上的分析,仅仅是工业化建筑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点滴而已,为建立最适宜的建筑体系的发展和规划,需要一个完美的量身定做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使大家首先认清工业化建筑项目的规划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其次,需要在此过程中向工业化思维模式的转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