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水泥行业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3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科技网 李禾
核心提示:中国水泥工业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表示,行业采取有力措施,旨在迅速下调32.5水泥占比,这是正确、必要的措施。但过犹不及,32.5水泥并非“一无是处”或“有百害而无一利”,需结合国内外事实及技术发展趋势对32.5水泥予以客观科学的评估,做好供给侧改革的水泥品种结构调整工作。取消32.5水泥是去产能良方?

进入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频频。为释放产业结构调整潜力,解决雾霾等,国家决定对水泥等行业实施全过程节能和烟气治理工程,2020年基本淘汰水泥、钢铁、电力、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我国水泥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水泥行业究竟该怎么调整产业结构?


为适应各种建筑工程对不同强度水泥的需求,我国在通用水泥标准系列中一直设52.5、42.5和32.5高中低三种标号的水泥,现今水泥生产消费中,三种标号水泥比例严重失衡,低标号的32.5水泥竟达总量的2/3。


中国水泥工业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表示,行业采取有力措施,旨在迅速下调32.5水泥占比,这是正确、必要的措施。但过犹不及,32.5水泥并非“一无是处”或“有百害而无一利”,需结合国内外事实及技术发展趋势对32.5水泥予以客观科学的评估,做好供给侧改革的水泥品种结构调整工作。取消32.5水泥是去产能良方?


在我国,因市场对32.5水泥需求量很大,加之产销32.5水泥利润始终处于最高位,不断推高了32.5水泥的占比,2015年占市场63%以上,32.5复合水泥也成了大量假冒“伪劣”水泥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在行政程序上已完成取消32.5复合水泥的国家标准, 32.5复合水泥的取消案也已呈报待批。


据统计,国际上32.5水泥在水泥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于1960-2000年间达到峰值,即占30-80%。高长明说,32.5水泥是世界各国通用水泥标准系列中,为适应各种不同建筑工程实际需要而设立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水泥品种。任何一个国家标准中,完全没有“先进水泥”和“落后水泥”之分。因此将国家标准系列中的低标号32.5水泥视为“落后水泥”,显然很可能是某些非水泥专业人士望文生义,误解“低标号”意即为“落后”所致。


削减产能应该削减过剩的熟料


低标号水泥对于建筑的影响主要作用在混凝土,有行业人士认为,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混乱,产品质量管理难度大。一些水泥生产企业,尤其是小型粉磨站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在生产32.5水泥中违规超掺、乱掺混合材,由于混合材品种复杂和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手段,生产复合水泥不能有效控制混合材中的有害化学成分,难以保障水泥产品质量,对建筑物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


32.5复合水泥在身产中会掺入大量的复合材料,对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工业废弃物的消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廉慧珍说,为去落后产能,拿混合材水泥开刀,“只能说是因噎废食”。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是必然的趋势,水泥工业责无旁贷。“削减产能,不能放弃混合材,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当机立断,削减过剩熟料。”


水泥熟料是以石灰石和粘土、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


据悉,目前国际上水泥生产总趋势是,研发推广混合材深加工技术,激发混合材的活性来替代部分熟料,生产熟料含量低的混合(复合)水泥,即32.5和42.5。特别是近年因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进展,等量的32.5水泥现已可制备出高品质和强度的混凝土,并非一定要用中、高标号水泥才行。


廉慧珍表说,对于混凝土,水泥标称强度已不再重要。造成国内建筑质量、使用寿命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长远理念及规划,短期行为严重及规划设计要求低,建筑物未到使用寿命的拆建, 盲目降低成本及偷工减料等。


产业调整不可“一刀切”


有说法,世界各国都早已淘汰了32.5水泥,美国用的几乎都是62.5高标号水泥,日本使用的是52.5高标号水泥,非洲国家使用的水泥最低标号也是52.5,只有中国32.5水泥占比还多达60%多,我国早该全部取消32.5水泥了。


高长明说,事实恰恰与上述说法相反,现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32.5水泥,或相当于32.5水泥的本国国家标准,各国市场上也都有32.5水泥销售。如德国,2015年32.5水泥在消费总量中还占22.1%。


据统计,现今德、法、美、英、日和北欧等水泥技术先进的国家,32.5水泥占比为10-20%之间,42.5水泥为50-60%,52.5水泥为40-20%,62.5水泥几乎为零。


“我国现今32.5水泥占比确实太高,应逐步降低,但因其涉及面广量大,国际经验表明,下调32.5水泥占比必须积极有序逐步推行。突然要取消全部32.5水泥,未免操之过急,矫枉过正了。” 高长明说,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容易对水泥混凝土、废弃物综合利用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应慎审逐步推进,以防“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