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刀切”停产!是整个水泥行业的没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水泥生产更需要思想》节选
核心提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的任务迫在眉睫。但“去产能”并不比“提产能”省力,反而更要慎重。这不仅是因为要妥善安置被去产能企业的员工,保持社会稳定:更是通过去产能,能真正提高剩余产能的品质,壮大行业与企业的实力,这才是最难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的任务迫在眉睫。但“去产能”并不比“提产能”省力,反而更要慎重。这不仅是因为要妥善安置被去产能企业的员工,保持社会稳定:更是通过去产能,能真正提高剩余产能的品质,壮大行业与企业的实力,这才是最难的。


应该承认,在水泥市场超饱和的现状中,现存产能中的品质差异较大:一般品质的产能占大多数,先进的优质产能并不多,更有不少落后的劣质产能掺杂其中。去产能就该像让人减肥一样,要增加健康肌肉、去掉赞肉,才能既健康又精神,如果去掉的是健康肌肉,那就麻烦了。去产能也是如此,只有去掉劣质产能,才会使行业产能品质整体提升,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前几年,为限制水泥产能增加,曾有 三大“法宝”:


一是严禁建设新线,加速废除立窑及2000t/d以下的小生产线这是按生产线规模划“去产能”的底线。但如果某条5千吨生产线为两千吨热耗还高,到底应该淘汰谁。有的万吨线被标榜为企业实力的象征,但能耗并不低,并不能认定为优质产能。


二是兼并重组提高行业的集中度。这本应是优质产能的重组,但过去用国有资金兼并趋于垮台的民企,尽管集中度提高了,但远不是优良产能的集中,兼并后的集团产能虽大,但品质并不高。这种兼并充其量只是满足了打算垄断市场的欲望。


三是行业内协同限产保价,这虽然可以很快“去产能”,避免相互压价销售,但却有变相垄断市场的嫌疑,已遭到国家的批评与处罚。只是近两年因冬季越发严重的雾疆,便有了统一限令停产数月的现实,美其名曰“错峰生产”,但这种不加区分统一停产的简单做法,虽缓解了供大于求,但却产生了保护劣质产能、束缚有竞争力优质产能的客观效果。


有人将此统一停产,虽增加运营成本、却还增加企业收入的做法,戏称为“增本增效”,以对比“降本增效”的口号。但这两种增效毫无可比之处:一是增收的来源不同,后者是来自企业内部挖潜改造,前者是来自市场价格提升,即要从社会总体效益中挖回来;二是前者的增效是与前两年残酷压价相比的,这种所谓效益也仅是救命的稻草,何况还要以提升能耗、增加污染为代价。所以,“一刀切”的停产,表面貌似公允,不得罪人,也容易执行。但无情的事实是:它无法去掉劣质产能,不能提升产能的平均品质;而且一停了之,并未实现保护环境的初衷,因为增加全行业生产线开停的次数,一定要直接增加单位产品的能耗,客观上起到恶化环境的作用。


如果实施另一种政策,根据企业的能耗高低,区别它们的停产时间,就会是另一种结果。比如:让劣质产能关闭,一般产能停4个月,优质产能不停。 就可以降低该产品平均单位耗能,不但提升剩余产能的品质;也从根本上利于环保减排。


经测算,仅凭策略的转变,每吨熟料生产的平均耗煤量能相差4kg标煤/吨之多。 只按全国年生产10亿吨熟料计,就可少用标准煤400万吨,折合实物煤500万吨。看来,无须任何投资,只用政策威力,以原煤每吨500元计,全社会每年就会节省25亿元人民币的燃料款,这还不算“减少用煤就减少污染”所带来的效益。如果用这些财力安置劣质产能的企业职工,大家的日子岂不都更好过。


因此,识别劣质产能,区分出必然成为僵尸的企业,靠政策令其出局,才是去产能中最为致命的一招;与此同时,还应出台鼓励一般产能转换为优质产能的政策。显然,实施此政策的基础是,需要对全部现存的产能品质开。展评审,才能正确地“去产能”。虽然它要比“一刀切”多花些精力,但却非常值得。( 本文作者:谢克平)



作者简介:


谢克平,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1965-1994年在新疆水泥厂(天山水泥前身)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厂长、扩建指挥部副指挥长等职,曾获700吨/日窑外分解窑科技攻关获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后在秦皇岛浅野水泥公司任副总工程师、苏州天缘水泥公司总经理、龙岩三德水泥公司总工程师、苏州金猫水泥公司2500吨生产线建设副总、光宇集团浙江水泥公司副总经理等,具有丰富的水泥企业工作经验,著有《水泥新型干法精细操作与管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操作问答千例》、《水泥生产更需要思想》等书,发行影响巨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