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对中线工程进行现场质量检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11-2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水科院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对中线工程进行现场质量检查

      11月9日~1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秘书长张国良教授,中国水科院陈厚群院士、水电八局谭靖夷院士、中水北方设计公司曹楚生院士、武汉岩土力学研究院葛修润院士、三峡开发公司陆佑楣院士、设计大师林昭和王宏斌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

  国调办建管司、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管中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及承担委托建设任务的北京市、河北省有关单位随同参加质量检查。

  受国调办建管司委托,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所—结构材料检测分中心质量负责人曹建国等技术人员一行六人,随同专家委员会参与现场质量抽样工作。现场对中线工程永定河倒虹吸、西四环暗涵、唐河倒虹吸、漕河渡槽所用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石骨料、钢筋等原材料以及出机口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抽检,并对部分在建工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回弹、钢筋定位等无损检测。

      检查中,专家们也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超强现象、碱活性骨料问题、渡槽三向预应力结构等出谋划策 

      针对混凝土超强现象比较普遍的情况,专家们提出,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粉煤灰掺量,充分利用后期强度,降低胶凝材料总用量,减少混凝土碱含量,降低水化热,提高经济性及耐久性。 

      中线工程的建设中,受砂石骨料来源限制,施工中难以做到全部采用非碱活性骨料,这成为中线工程质量控制的一大难点。对此,专家们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碱活性骨料试验研究和控制,当前应采取的措施为降低每方混凝土总含碱量,包括全面使用低碱水泥、低碱1级粉煤灰、矿粉及低碱高效减水剂等。专家们并对沿线各项工程混凝土总含碱量及相应的材料品种和供应商分标段提出明确要求,力求将总含碱量控制在2.0kg/m3以下。 

      漕河渡槽槽身为三向预应力结构,技术要求高,专家们叮嘱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检查中,专家们建议,应逐步推行初步设计招标工作,提高设计工作质量。同时还建议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实行设计监理制,明确项目设计总工程师相应职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