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一五”:新材料产业要实现“四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5-12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建材报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十一五”:新材料产业要实现“四化”

      从4月11日在昆明召开的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暨2006中国高校材料院长论坛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材料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材料及工艺技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支撑和引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中,材料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

  据与会的科技部官员和材料界的权威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材料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合成纤维等基础材料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国际贸易中40%的铁矿石被运往中国,我国消费的水泥接近全世界的50%。此外,我国的材料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多数经济指标在1/3左右,全部材料工业的工业增加值约为1.5万亿元,约占我国GDP的14.6%。

  据了解,我国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有个比较好的基础:目前,中科院系统和中央所属的与材料相关的科研机构超过100家;设置材料类专业的高校有421家,占普通高等院校的66%;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中,有84所设置了材料类专业,占到88%的比例;材料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4家,占国内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30%左右。“十五”期间,我国材料领域发表论文1.8万篇,申请发明专利5000多项,制定技术标准93项,培养研究生8000多名,取得成果1800多项。2004年的两项国家发明一等奖及2005年的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都出自材料领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