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联并购徐工很难实现1+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1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工程机械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中联并购徐工很难实现1+1>2
    在凯雷并购徐工希望迷茫、三一出局之后,我省知名行为金融学者、中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饶育蕾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认为,这桩并购大戏再次出现湘籍主角的可能性不大,所指“湘籍主角”即是徐工并购案关注者认为是最佳“新郎”候选人的中联重科。饶育蕾认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联重科目前缺乏并购徐工的直接动因。 
  
  没有互补耦合的需要
  
  凯雷选择徐工,其布局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其看中的决非徐工的实物性资产、生产能力或品牌,徐工在全国密如蛛网的营销网络,对急需“赢在中国”的外企是价值最大且志在必得的财富。而相比凯雷,中联重科没有布局调整的战略需要;较之三一,中联重科也没有需要产品互补或产业耦合实现规模经济的动因。
  
  从产品体系分析,中联重科拥有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已涵盖10大类别、28个系列、168个品种,产品类别和数量超过同行业任何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丰富、产品链最完整的企业。在徐工赢利能力最强的起重机械领域,中联通过并购浦沅,实力全面提升,塔式起重机、环卫机械、锯条锯床三类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两类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今年,中联在泉塘工业园启动投资2.8亿元的扩产项目,以扩大起重机产能,明年底建成,届时产能将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在产能上接近乃至达到徐工的规模。此外,中联拥有行业第一品牌的环卫机械系列产品,徐工尚未涉足。
  
  存在规模不经济陷阱
  
  对于一些国内企业盲目追求做大而冒进实施规模扩展式并购,饶育蕾并不认同。事实上,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在企业界比比皆是。
  
  中联重科既然与徐工不存在产品互补与耦合效应,那么通过并购使两企业总体效益“1+1>2”就难实现,最好结果是“1+1=2”的收益,而这种预期底线实际上也不能达到。
  
  国企改制成本是一个不菲数目,在一定程度上讲,徐工行业老大地位体现为资产总量,这同时也是历史包袱:下属企业大多数亏损;银行贷款、不良资产及负债居高不下;职工人数众多……改制高成本及其风险,意味中联若涉足徐工,规模经济效益势必形成“1+1<2”的规模不经济结局,而这显然不是一桩合算的买卖。是否并购就毫无可能?饶育蕾认为,如果并购者能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收购,这桩买卖似乎还有希望。
  
  凯雷收购徐工开价最高为3.75亿美元,三一开价4亿美元,市场人士认为,徐工转让股权估值应在47亿元人民币以上。“中联”拿三四十亿甚至更多去趟这道“浑水”,不如自我追加投资。中联从去年开始全面组建七个事业部,完成企业经营的专业化,在现有体制刚有效运行的情况下,再行整合地域遥远且文化理念不同的企业,很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行业强势地位已彰显
  
  尽管目前中联规模小于徐工,但在产经界倡导做强而非追求做大的科学评判体系下,中联的行业强势地位早已显现。
  
  2005年度国内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主要指标比较表时,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强之一,企业净利润、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利润、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均排行业首位,收入指标排行第二。其实,中联的优势远不是一些简单数据能够诠释。中联重科孕育者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是国内惟一从事建设机械研究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的综合科研院所,经过10余年改革发展,已由单纯国有科研院所发展成为总资产高达52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史无前例地领衔中国同行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并通过并购浦沅,初步形成引领行业发展、与世界一流品牌全面竞争的优势。
  
  中联通过14年稳健发展,其行业后来居上的地位已经彰显,完全可以依托长沙这个新兴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靠自身实力的累积,通过整合各生产经营要素的聚能及裂变而稳操胜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