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把好行业推动与市场运作的“脉搏”——青岛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2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建筑时报  作者:刘维刚 孙同春 宋广伟
核心提示:把好行业推动与市场运作的“脉搏”——青岛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侧记
      近年来,青岛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迅速,并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市内四区应用率已达100%,部分区市如黄岛、崂山应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商混企业26家,28个搅拌站,设计生产能力近900万立方,比2005年的750万立方,提高20%,实际生产量达到481.5万立方,比2005年的230万立方,增长了109%。去年,青岛市有5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占全省获奖企业的50%,其中4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今年又有三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负责人被评为全国首届“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家”。青岛预拌混凝土推广工作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他们在行业引导过程中力推的“一早三化”,即:动手早、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

      动手早:9年前全面启动推广工作 
      1997年,青岛市建委就印发了《关于在城区规定区域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资金投入,全面启动预拌混凝土推广工作。当年先后有7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投入生产。2005年,市建委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管理的通知》,对目前尚未设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区市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推广时限,并将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工作,列为考核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工作已经覆盖了青岛各区市。

      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 

      2005年7月,青岛市建委、建管局专门印发《关于推广使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通知》,在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推广使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对混凝土生产行业的管理手段。该系统通过对检测人员实行IC卡身份识别,检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上传,较好地保证了检测试验的真实性,实现了行业主管部门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实时监控,这标志着青岛市对混凝土生产行业的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

      标准化:实施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
 
      今年,青岛市建委又印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定》,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中全面推广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质监机构通过每日不间断“飞行”巡查,对企业质保体系、原材料检验、人员设备配置、工艺流程等进行重点检查,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标准操作,及时通报检查情况,督促各混凝土生产企业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为全市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范化:共同遵守行业自律公约 

      为规范预拌混凝土行业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青岛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共同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通过实行供货合同备案和信息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各预拌混凝土企业供货情况,及时发布市场指导价;实行保证金制度,用于补偿因违约给其它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欠款停止供货制度,对于恶意拖欠货款的采购人,经调查属实,可以停止供货;实行违约惩戒制度,对于有意低于市场指导价承揽工程或违反公约承接二手工程,经调查属实的,按照规定扣除违规单位保证金,并给予惩戒;实行定期例会制度,每两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例会,通报各类违规及处理情况。
 
      青岛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目前已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今年5月,市建委又出台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为青岛市在今后五年,通过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树立“技术先进、环境优良、资源节约、质量可靠、行业自律”的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