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速度达到世界最高的京津城际铁路平稳运行一个月,建设者用“毫米级”创新、实践成就了高速铁路的"中国速度"。
这是一对要安装在京津城际铁路国产“和谐号”动车组上的车轮,表面看和国外高速列车的车轮没有任何区别,其实这对车轮内侧的距离要比国外标准短7毫米。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 张曙光:车轮和钢轨匹配的程度更高,(列车高速)运行的横向平稳性更好,但是要求对尺寸的控制要有非常严密的手段。外国人没有敢做,我们做了。
我国铁路运输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流量大,为了多载客,国产动车组的车体宽度由国外常用的2.9米增宽到了3.3米。
唐山车辆公司董事长 余卫平:增加的这400毫米,对于整个车体的动力学、阻力系数,运行的平稳性、牵引功率都是不一样的,原来的都不能用,需要我们进一步自主创新。
列车最高时速要达到350公里,比飞机起飞的时速还快50公里,降低列车阻力是决定速度的因素之一。除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减少车体重量,列车头也选择了阻力小、不同于常规的流线型。
唐山车辆厂董事长:这个车头的断面尺寸没有一毫米是一样的、它是流线型、渐变型的;它是采用空间型材组焊而成的,而空间型材在制作上是最困难的。
轨道的平顺、稳定同样是高速列车安全快速运行的决定因素。“京津城际”在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大面积铺设无砟轨道,每块混凝土轨道板的尺寸、结构和制作工艺的精度误差要以毫米计算,连接枕木和轨道的扣件的精度更达到0.1毫米;京津城际铁路所经路段土质松软,87%的线路都是桥梁,数十米高的相邻两个桥墩的沉降差不能超过5毫米。
铁道部总工程师 何华武:这个速度仅用3年时间建设实现,创造了世界高速铁路40多年发展的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