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江苏常州:金峰散装率99.5% 全国发散名第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22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常州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刘燕群
核心提示:江苏常州:金峰散装率99.5% 全国发散名第一
——赴金峰水泥集团考察散装水泥工作有感

  统计报表显示,近几年金峰水泥集团水泥散装率越来越高,2009年生产水泥1316万吨,散装率达99.5%,惊人的散装率使常州散办同志们的激动不已。日前笔者随办公室的同志一起,在溧阳市散办同志的陪同下前往金峰水泥集团了解近期散装水泥发展情况。

  企业分管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知晓了我们的来意后,便向我们介绍了企业近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现在企业产销形势越来越好,上海等周边城市的水泥供应量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主打产品是散装水泥,平均每天的发货量在3.5万吨左右。如此大量的料货吞吐以前想都不敢想,尽管集团公司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企业进一步谋划做大做强,把目光瞄准了世界第一。

  随后公司派员陪同我们参观了企业。在生产区:3条日产5000吨和1条日产2500吨、3条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分两排并肩而立,气势十分恢宏。两个料库犹如能停歇几架飞机的巨大库房,使人耳目一新。在散装水泥发货区:水运码头的河道上停满了在装或待装的散装水泥船,笔者数了一下足有二三十条。在高大的陆路散装水泥发货库下,水泥罐车一辆接着一辆 ,川流不息。一艘艘散装水泥船、一辆辆散装水泥罐车将水泥运往上海、苏州、无锡、南京等常州的周边城市。

  此情此景不免使人想起金峰水泥集团的前身是一个生产纯包装的水泥企业,经过“十五、十一五”的结构调整,跃进为全国单体产能最大、水泥散装率最高的生产企业。前不久在南宁召开的发展散装水泥论坛会议上商务部分管散装水泥工作的处长说,全国水泥产业结构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但水泥散装率和2008年相比不升反降,我要检讨。难道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期间水泥散装率一定会下降吗?日产水泥熟料36500吨的金峰水泥集团发展散装水泥的实例告诉人们,在水泥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这段时间里,各地应该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散装水泥政策,各级散装水泥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有关工作,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关键还在人为,新建的大型水泥企业只有大量的销售散装水泥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才能有效的节能降耗、减少水泥粉尘排放,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在散装水泥发展上金峰水泥集团为全国水泥企业做出了榜样。

  回顾金峰水泥集团结构调整的过程,凝聚了从省到市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智慧和心血。在金峰水泥集团实施第一次结构调整时,原任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任项目总指挥,政府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为企业日后发展提供服务,并出资拓宽疏竣河道等等。

  三级散办十分关注金峰水泥集团的结构调整,尽职尽责,给予支持与帮助,强调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配套足够的散装水泥发放设施,常州市散办还联系人民银行信贷部门为个人购买散装水泥船给予政策支持,并几度帮助金峰水泥集团对接上海市场,确保水泥散装率不低于70%的要求。溧阳市散办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持金峰水泥集团散装水泥发放设施建设,帮助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发展散装水泥关键是企业决策者要有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识,认识到发展散装水泥不仅利国利民,而且更利企业,变要我发散为我要发散。试想,假若日产熟料36500吨金峰水泥集团散装率是70%,其日产的包装水泥又是多少?这些包装水泥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又是多少?应该肯定,过去包装水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功劳。但今天生产使用包装水泥已经不符合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战略所倡导的节能、降耗、减排的水泥产业政策,而且包装水泥已逐步成为制约水泥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生产集中度的桎梏。

  金峰水泥集团水泥散装率高其意义不在于一个企业,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在于其为全国水泥行业,特别是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发展推广散装水泥做了榜样。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某个水泥企业用22轮的特大型卡车装了满满五车包装水泥宣传图片报道,以示产销两旺,笔者对此颇有感触。

  发展使用散装水泥是国家既定的政策,国务院发文要求发展散装水泥要从使用环节入手,商务部据此提出了发展散装水泥、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说到底就是为国为民为环境,逼水泥发展和使用上散装水泥的“梁山”。 前不久中国水泥协会召开了年会,雷前治会长指出:新出台的水泥产业政策,主要针对目前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现象,鼓励大企业通过战略重组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我国水泥工业已经进入到大企业竞争的时代,前5家企业所占比例还不到30%,要达到50%以上,使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

  笔者认为:提高生产集中度,将水泥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实际,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新一轮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水泥企业也应该在提高散装率上做好文章。散装水泥有利于发放、运输和使用,有利于水泥企业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占领市场。更何况当前我国先进的水泥产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散装率却不升反降,2009年全国水泥散装率仅达45%。假如全国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或生产线的散装率都能在70%以上,相信祖国的环境面貌会比现在有很大的改观,并逐步朝着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城更美、人更爽宜居环境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