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股市 » 正文

做大费用计提做大应付款 隧道股份藏利秘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5-1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孙旭东
核心提示:做大费用计提做大应付款 隧道股份藏利秘笈

  引言:简单计算,会计估计变更和增加坏账计提使公司减少账面利润2416万元。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其高达14.52亿元的其他应付款中隐瞒了多少利润?

  2005年隧道股份(600820)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仅增长9.86%,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5.45%,看似平平无奇。然而根据我们的分析,这家公司有刻意做低利润之嫌,如果分析成立,对这家公司的评价无疑应有所改变。

  另一个问题是,隧道股份这样做的动机何在?对投资者的潜在损失是显而易见的——隧道股份已经连续两年盈利却不分配利润了,而公司管理层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

  会计估计变更:从稳健到更稳健

  隧道股份在2005年年报中披露了一项会计估计变更,“根据稳健性原则,本年度对宁波常洪隧道折旧方法从按车流量法计提折旧,若实际车流量与预计车流量不一致时,按孰高者计提折旧的方法变更为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上述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不追溯调整期初数。对2005年期初留存收益无重大影响,对2005年净利润影响数为-6,582,719.30元。”

  上面这短短的一段话表明了隧道股份具有创造性的会计思维。先看变更前的折旧方法,车流量法无疑是工作量法的一种,而工作量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指南的定义,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时,预计工作量或实际工作量的选择标准上面的公式已经讲得清清楚楚,隧道股份按实际车流量和预计车流量的高者计提折旧其实已经违背了准则,说是计提秘密准备并不为过。然而公司还嫌不够,打着稳健性的旗号又作了变更,不过这项变更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除非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法有重大改变。这就是说,稳健性原则并不能成为折旧方法变更的理由。当然,或许有可能宁波常洪隧道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法确有重大改变,而公司不肯明言。

  由于此项会计估计变更,隧道股份2005年的净利润减少约658万元,也就是说,比起原来已经很稳健的估计,现在的方法更加稳健了。然而,这种稳健是否合理,我们似难以评论。这是因为隧道股份在年报中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固定资产中的公路资产宁波常洪隧道及嘉浏高速公路按零残值率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并没有像其他固定资产那样完整地披露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而这些也是准则明确要求做到的。

  其实,最能表明隧道股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稳健”的还不是宁波常洪隧道,而是电脑设备--公司将其扣除5%的净残值后一次计入有关费用成本。众所周知,固定资产之所以不同于存货,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使用年限长,现行准则的定义为“超过一年”。对于电脑这种办公设备,大多数公司按三至五年进行折旧。如果隧道股份的电脑使用期不超过一年,那么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也就好了。显然,隧道股份的做法不但另类,而且自相矛盾。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悄然提高

  隧道股份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是“除个别认定法外,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鉴于个别认定完全由公司管理层做出,这样计提坏账准备,显然为公司调节利润带来了很大方便。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隧道股份加大了计提的比例,从平均6.30%上升到7.05%。

  如果隧道股份不同账龄段的应收账款仍按2004年度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那么与现在公布出来的数据相比,公司2005年度可以少提1758万元准备。与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相比,加大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悄无声息,然而减少的利润数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盈利不分红:连续两年的牵强理由

  上市公司隐藏利润的动机有很多,隧道股份的目的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对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公司已经连续两年盈利却没有分红了。

  隧道股份2004年实现净利润9584万元,公司以流动资金缺口较大、财务费用较高、而后续发展又需要大量资金周转为由,提出暂不分配利润。对此,独立董事刘大力先生认为公司流动资金缺口较大缺乏数据分析,对该方案投了弃权票。一年后,隧道股份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公司以几乎相同的理由提出仍不分配利润,只不过有了数据来佐证:“基于公司流动资金缺口加大,2005年度资产负债率达到历史最高的76.95%,同时财务费用也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07亿元,而公司的后续发展又需要大量资金周转,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股东的长远利益,2005年度暂不进行利润分配。”

  隧道股份管理层对不分红的解释越来越有凭据,但是在公司相关数据面前,则显得牵强无力。

  首先看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我们发现,隧道股份近三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并不差,流动资金按理不会有较大缺口。

  从整体情况来看,2003年至2006年一季度隧道股份累计实现净利润3.3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亿元,是净利润的2.54倍。盈利质量还算不错,公司并没有出现空有账面利润而无现金流入的情况。

  那么,是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对流动资金提出了要求?似乎也并非如此。隧道股份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73亿元,200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亿元,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10.18%。按说这么平稳的增长不会给资金带来什么负担。事实上,在隧道股份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200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而是所有年度中最高的。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2004年隧道股份收购了宁波常洪隧道发展有限公司45%的股权从而使得持股比例达到90%,2005年通过资产置换方式置入嘉浏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从而使得运营业务的收入(指上海大连路隧道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常洪隧道发展有限公司和嘉浏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有关公共基础设施建成投入运营后提供管理维护的收入)从2003年的2370万元猛增到2005年的1.99亿元,而运营业务理应不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那么这种收入结构的改善也会使得公司的流动资金状况得以好转。

  应收应付项目:不合理的变动

  2003年至2006年一季度隧道股份的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了13.75亿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13.24亿元。这似乎可以说明公司的资金有困难,即应收款大幅增加,于是公司迫不得已只好通过增加应付款的方法来应对。然而我们结合资产负债表来分析,发现隧道股份应收应付款项的变动并不像现金流量表显示的那样剧烈,且变动较大的是与经营活动不是很相关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以2006年一季度为例,隧道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02亿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5.26亿元,应付项目增加4.38亿元,也就是说应收应付项目变动抵消后公司现金减少了0.88亿元。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变化对现金流的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分析2006年第一季度明细项目,我们会发现隧道股份应收项目中增加最多的是其他应收款,增加1.48亿元,占应收款项增加额的65.09%,远比与经营密切相关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增加得多。这样看来,隧道股份想解决资金困难,最重要的不是加快货款回收,而是减少其他应收款占用资金。

  至于应付项目,增加最多的是其他应付款,为4.68亿元,远远超出了应收款项合计的增加数2.08亿元。原因除了其他应付款和应付福利费增加,隧道股份的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和应交税金等应付项目金额反而减少了。如果不是公司供应商的谈判力量突然加强,那么我们只能认为隧道股份资金其实并不是很紧张。不过,隧道股份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钢铁、水泥,这两个行业现在的景气程度低迷众所周知,这类供应商谈判力量加强的可能性不大。

  巨额其他应付款:隐瞒收入之源?

  我们发现,近年来隧道股份其他应付款增加异常迅速,金额之大也匪夷所思。2006年一季度末隧道股份其他应付款已达14.5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也由2003年末的7.22%增加到2006年一季度末的16.40%。在此期间,隧道股份的其他应付款增加了9.39亿元,而总资产只不过增加了17.53亿元,即总资产的增加额中53.59%的部分来自其他应付款的增长。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其他应付款,隧道股份的经营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那么,这些其他应付款来自何方?其具体内容是什么?隧道股份为什么能够无偿使用这些资金?

  隧道股份2005年年报中对其他应付款披露得非常简单,会计报表附注只是告诉读者"年末余额中无持本公司5%以上(含5%)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欠款"。为了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特地询问了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在问过财务部门后回答说,其他应付款大部分是同不在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之间的往来款,小部分是同关联方之间的往来款。这个答复听起来很在情理,如果不是关联方(子公司也是关联方,只是按我国会计准则可以豁免披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肯将资金白白给他人使用?

  问题是,隧道股份在2005年年报中还披露了如下内容,"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加总的资产总额为340,409,083.42元。"显然,只有3.40亿元总资产的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不可能为隧道股份9.84亿元其他应付款(2005年末值)做出多少贡献。至于关联方,根据年报披露,上海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其他应付款余额为97万元、上海隧道股份(香港)有限公司为199万元,加起来不到300万元而已。显然也不能支撑公司的说法。

  将收入计为其他应付款是一种古老的隐瞒收入的会计手法,隧道股份是否也这样做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