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装配式建筑如何叫好又叫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福建日报
核心提示:记者近日在采访时了解到,受制于成本高企、无法规模化等多重因素,目前,装配式建筑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

像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已经实现。“装配式建筑”实现了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具有质量更优、损耗更少、有利环保等比较优势。在发达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有数十年历史,经典案例包括悉尼歌剧院等。福建国近年来也在大力提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十三五”规划都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


2015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2017年,福州、厦门、漳州等市要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2018年-2020年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期,试点设区市每年落实住宅新开工不少于20%的建筑面积运用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且所占比重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时了解到,受制于成本高企、无法规模化等多重因素,目前,装配式建筑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


中建科技福建公司由中建海峡、中建西部、中国建筑发展三家公司出资组建,是福建省在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在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打造的省重点项目——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年可生产预制构件30万立方米。不过,据其负责人介绍,他们尚未接到大工程的订单。为此,他们正在谋划“装配式”建造6层共6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作为示范项目,预计今年9月建成。


同时,据记者了解,另一家龙头企业福建建超集团也面临同样的窘境:除了自身建的实验楼以及厦门海沧一个中试厂房等零星项目之外,也没有大批量订单。


装配式建筑,为何叫好不叫座?


据分析,主要原因包括缺乏示范、起始阶段成本较高等。在福建国,上海、深圳等地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如上海市明确,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2016年可望翻一倍。但在福建省,装配式建筑还属于新生事物,即便是业内人士,对此也还存疑。


同时,和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成本要高300元-400元。据介绍,建筑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成本才可与传统建筑方式持平,乃至显现出优势。


按照现在这种市场态势,发展装配式建筑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死循环:成本高—没人用—没法规模化—无法凸显成本优势—没有竞争优势—更加没人用。


如何破解这个死结?


首先,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好示范引导。比如,可以在市政公用项目上,选一两家作为样板,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方式;或者,对保障房、商品房等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按照建筑面积给予补贴。


其次,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引导,联合几家建筑业龙头企业,抱团发展装配式建筑。只要联合起来,采购量达到一定的规模,PC构件等建筑工业化企业才有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成本,并带动形成良性循环。


再次,政府对致力于形成投资开发、工程设计、总承包施工、构配件生产与装配工培训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建筑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也就是说,对向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方向转型,形成全产业链的传统建筑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下给予更大扶持,以此引导更多的传统建筑企业往这个方向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前景光明,道路曲折。和很多行业一样,发展装配式建筑似乎也是如此:人人都说好,但现阶段问题不少。如果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一起携手,学习先进经验,破解瓶颈、抱团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不是能迎来“叫好又叫座”的明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