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广西:节约型社会呼唤要加快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11-2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广西日报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广西:节约型社会呼唤要加快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

      今年6月27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落实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国务院将发展散装水泥列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水泥散装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资源利用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和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80%--90%的水泥散装率,而我国直到2004年散装率才到33.47%。

      今日中国,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为国人共识。水泥业是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而加快发展散装水泥,降低水泥业的物耗、能耗,减少水泥业的污染,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典型

      然而,在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仍有相当部分人对其优越性认识不足,特别是预拌混凝土,一些建筑商和业主单位仅从价格上与传统的现场搅拌混凝土作简单对比,只看到预拌混凝土价格偏高的一面,而看不到使用预拌混凝土后产生的许多综合效益。

      发展预拌混凝土是发展散装水泥的高级阶段,是提高水泥散装率的重要手段。与袋装水泥和传统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能极大减少水泥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耗和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

      ——散装水泥装、运、用的装备长期循环使用,代替了水泥包装袋一次性使用后即废弃的生产方式,从而节省了水泥包装链条上的一切消耗。可节约纸袋或塑编袋,降低原材料损耗,自动化程度高,能几十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建设工程综合成本。

      2004年全国水泥总产量9.7亿吨,其中6.6亿吨包装水泥耗用138.6亿个包装袋,如果全按纸袋计算,需用396万吨包装纸,折合优质木材2178万立方米;若用塑编袋包装需消耗石油99万吨。袋装水泥在搬运过程中破损率达5%以上。2004年全国6.6亿吨包装水泥,仅破损率一项就浪费水泥3300万吨,相当于广西16个月的产量,1995—2004年10年间全国因包装破损造成水泥损失2.39亿吨,经济损失约达598亿元。而散装水泥由于全封闭式装、运、储,水泥泄灰率不到1%。

      ——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验证明,散装水泥存放在相对密闭的容器中,13个月质量保持不变;而包装水泥在工棚内存放3个月,强度下降15-20%,6个月后下降20-30%;如遇湿度较大的天气,还会结粒成块,变成毫无强度的惰性材料,不能再继续使用。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各种材料的配比由于没有严格计量,质量难以保证。而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由电脑控制,科学配方,计量严格,生产标准化,确保了混合物的品质,其工艺普遍采用了混凝土外加剂和微矿粉,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品质性能(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可以大大降低噪音污染和减少粉尘排放。袋装水泥现场搅拌噪音污染严重,一般都在80分贝以上,对周围居民影响很大。而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施工,可大大减少噪音污染,减少拆袋所产生的粉尘污染,有效解决了运输中水泥和沙石在城区道路撒落等脏乱差公害,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劳动条件,保持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实现文明施工,体现“以人为本”。据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测定,每吨包装水泥粉尘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为4.48公斤,而每吨散装水泥只有0.28公斤,包装水泥高于散装水泥16倍。

    ——节约建筑材料,促进工业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预拌混凝土可以大量使用火电厂粉煤灰、微矿粉作为掺合料,掺和量占水泥用量的1/3左右,不但改善混凝土的品质性能和操作性能,而且可节约大量的水泥,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

      ——大大缩短工期。预拌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最为突出的优点是节约水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施工泵送高度高,一次连续性浇注量大,因此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实现“能环保、大方量、高速度、少占地”,是社会功能、城市功能达到高水平的突出表现。

      因此,表面上看预拌混凝土的价格比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成本要高,但综合以上优势,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成本并没有增加:进度加快减少了现场的管理费用、周转材料及设备租金,减少了建设资金占用利息;减少了现场作业人员,人工费、现场临时设施、水电费得以节约;减少了现场搅拌产生的浪费;降低了质量风险。

      正因为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突出的综合效益,使其成为了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典型。

      广西进入快速发展期

      广西区推广散装水泥起步于1973年,到1985年止一直徘徊在10万吨左右。1985年,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了散装水泥的发展,1995年我区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41万吨;2001年达到358万吨;用6年的时间增长215万吨,2004年全区发展散装水泥创历史最好水平,散装量达791万吨,只用三年时间增长了433万吨。水泥散装率方面,1995年以前一直徘徊在10%以下,1996年至2001年为16.74%,2002年至2004年,只用三年时间提升到30.44%,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经济效益看,2004年广西供应的散装水泥量仅节约水泥包装费和减少水泥破损折算综合经济效益就达2.58亿元。

      2004年,南宁市共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28万吨,同比增长18.5%;预拌混凝土销售量2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7%。今年9月,经商务部批准已成为全国第11个、西 部地区第1个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市。另外,作为农村发散示范的巴马县、平果县等农村地区使用散装水泥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至此广西已形成城乡并举,共同推进的发散形势。

      我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产生的合力。1995年,柳州和梧州市开始建预拌混凝土生产线,至2000年广西仅有四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其中南宁市两家),实际总产量为26万m3,仅排在全国省市的第24位。

      2003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号令发布修改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散装水泥管理规定》,同年12月,自治区有关部门转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此后,广西的预拌混凝土进入了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三年上了三个大台阶:2002年,广西预拌混凝土产量77万m3,列全国省市区预拌混凝土产量的第22位;2003年,全区预拌混凝土企业增至20家(其中南宁市10家),实际产量达到170万m3(其中南宁市110万m3),全国统计排名升至第20位;2004全区预拌混凝土产量升至356万m3,同比增长128%,列全国排名第18位; 2005年前10个月,我区预拌混凝土产量已达410万m3,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产量。

      随着广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西部开发机遇,水泥结构调整日趋合理,法规逐步完善等各种有利因素的聚合,广西的散装水泥进入至少10年的快速发展期。确保用散量年均增100万吨以上,水泥散装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是可以期待的。

      尽管广西用散量快速上升,广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城市对发展散装水泥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不够,使一些按规定该用散装水泥的工程没有达到规定比例;已“禁现拌”城市仍然存在大量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现象,据测算,去年4个“禁现拌”城市有近1/3约150万m3混凝土量是现场搅拌的,严重影响了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

      从使用环节入手继续加大推广力度

      近几年,广西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新型干法窑生产线新增产能1000万吨以上,这为散装水泥的生产和供应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一五”规划期间,广西散装水泥的工作重点是从使用环节入手,继续加大散装水泥的推广力度。

      推进“禁现拌”进程,抓好城市发散工作。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城市已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2005年12月31日起,北海、贵港、玉林、防城港、钦州、百色、河池、贺州、崇左、防城港等10个城市按规定也将禁止在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提高城市和重点工程的用散率。按有关政策规定:凡列入国家、自治区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必须使用散装水泥或者预拌混凝土达90%以上;水泥用量300吨以上或者房屋建筑面积在1500m2以上的其他建设工程必须使用散装水泥或者预拌混凝土达80%以上;水泥制品生产者全部使用散装水泥或者预拌混凝土。从2004年5月起,预拌混凝土车辆计征公路养路费按60%计征,并给予3年过渡期优惠。

      鼓励多元化投资。 各城市以政策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调动社会资金投资预拌混凝土产业的积极性,做大散装水泥应用市场,拉动散装水泥供应。不断培育和壮大预拌混凝土这一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局面。

      严格规范市场。 充分发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用,对城市和重点工程使用散装水泥,对征收专项资金和使用预拌混凝土实行严格的事前把关,事后监督,全程监控。根据现有政策、法规的规定,加强对违规使用袋装水泥或中心城市违禁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坚持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环节中将按规定比例必须使用散装水泥或预拌混凝土的内容纳入招标文件,供需双方签订使用散装水泥或预拌混凝土合同。

      实施“科技兴散”战略,努力提高散装水泥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加快散装水泥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发展散装水泥的科技含量,努力降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运输成本。在此同时,坚决淘汰落后的仍有泄灰的散装水泥装备,研制和开发适合城市和农村大面积推广的新装备,抓好散装水泥产业链延伸项目的研发,积极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水泥制品工业,集约型使用散装水泥,不断拓展散装水泥的使用领域和范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