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员轮流潜入深水
南宁邕江四线特大桥是整个南宁铁路枢纽的控制性重难点工程。该桥全长1723米,依次跨越江北大道、邕江、江南大道、五一路,桥梁跨度大、结构形式复杂。其中在邕江要搭建3个主桥墩。此次进行浇筑的水中墩承台为21#墩承台,也是最后一个水中墩。
20日上午9时,巨大的套箱已经牢牢地安置在邕江里。套箱内积蓄的水和箱外的邕江水一样深。工程人员说,套箱高21米、长36米,要让套箱在水中站得稳,首先将这个套箱沉入水底,插入河床5米深,之后套箱壁中间还要浇灌五六米深、1.5米厚的混凝土,将邕江水隔离在套箱外。
此时,施工人员往水里浇灌混凝土,以形成一个混凝土地板,之后再将套箱里的水抽干,这样工人在套箱里面施工就好像在陆地上施工一样。灌混凝土之前,5位潜水员轮流下水,在10多米深的水中摸索,一是看套箱壁是否有漏洞,二是看用于承载水下混凝土的圆形护筒是否有泥浆。由于在水里不能呆太久,每次只能让一两位潜水员下去,5位潜水员轮流下水检查,如没有问题,就可以往套箱内浇灌混凝土了。
水中浇注混凝土
浇灌混凝土时,两台浇灌车同时开工,将长长的导管深入水底,不断地浇灌混凝土。
此时,套箱里面还有很多水,这些混凝土在水中能凝固吗?记者不禁发出疑问。
工程人员介绍,按照估算,两台浇灌机器要在套箱内浇入1600立方米的混凝土,最终在套箱底部形成一片3米厚的混凝土层。水中浇灌混凝土的巧妙之处,在于两台浇灌机器的导管和水中的圆形护筒连接,当混凝土从导管进入护筒时,很快就可以塞满护筒,之后的混凝土不断从护筒向四边扩散,形成一个锥体。此时,混凝土锥体的面是和水接触的,但锥体里面的混凝土却不会接触到水,两天后就可以自然凝固了。
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几位施工人员坐着一艘小船,用一根线测量混凝土的高度。这根线上系着一个铁方块,当方块与混凝土接触后,测量人员就可以判断出混凝土浇灌到多高了。如果超过3米厚,就需要不断调整,甚至要铲除高出来的混凝土。
3米厚的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灌15个小时才能完成,之后将套箱里的水抽干,施工人员就可以在套箱内施工,搭建19米高的桥墩。
赶在涨水前出桥墩
经过日夜奋战,铁路桥的3个水中桥墩有两个已经跃出水面,横亘在邕江旧铁路桥旁边。
工程人员解释说,铁路桥要在水上立起来,水中墩承台浇筑很重要。墩承台深入到河床,承台下面是钻孔桩,一共有20根,每根都深入到河床底下65米,用于支撑承台,承台上就是桥墩。由于汛期将来临,为了避免洪水上涨影响施工,最后一个桥墩就必须赶在洪水来之前出水面,不然桥墩施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3个桥墩建好后,施工人员就可以以3个桥墩为支点,分别向两边施工,在空中浇灌128米主跨桥梁,3个桥墩支起的连续梁,最终在空中合龙。